图书馆与机动学院联合举办“开启学术之路”系列培训活动
作者:yhzheng 日期:2011-09-23
2011年9月23日上午,大型讲座“机械动力类学术资源的深度发掘与利用”在图书馆主馆B118培训教室成功举办,宣告了图书馆与机动学院联合举办的“开启学术之路系列培训活动”的正式启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图书馆具有资深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经验的机械动力学科馆员郑燕华老师做主讲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李灿、思政教师于爱涛、图书馆机械动力学科馆员李丽、学科咨询馆员高协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本次讲座受到研究生的广泛关注,整个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讲座中郑燕华老师强调了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重要性,介绍了图书馆历史、布局以及服务理念,并针对覆盖机动学科的主要数据库、网络OA资源及系统工具等进行了全面梳理,精选平时咨询中遇到的问题,讲解了SCI、EI、Scopus等数据库的检索技巧以及文献分析方法,之后郑燕华老师选取了三个信息检索中遇到的问题与现场同学进行交流互动,使同学们对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数据库的高效利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最后,郑老师还对同学们提出了希望与要求,同时表示图书馆一定尽其所能为全体师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服务。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二)方法论的转变
作者:yhzheng 日期:2011-09-16
【序: 本文主要来自我在200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入学教育里一次2.5小时的讲座,又综合了一些随后的思考和总结。在那次讲座中,我一再强调,我的目的不是要求研究生完全按照我讲的去做,而是希望从根本上冲击、振荡一下研究生的思考角度,启发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本文比较长,将分四部分陆续在博客上发表出来。这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请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212&do=blog&id=484416】
2.方法论的转变
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只有时间的付出和刻苦,是不够的。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2.方法论的转变
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只有时间的付出和刻苦,是不够的。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一)时间的付出
作者:yhzheng 日期:2011-09-16
摘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施一公的博客
【注:施一公,男,1967年5月出生,河南驻马店人。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获2010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 序:我从获得博士学位至今已经整整16个春秋,但博士阶段的感受仍然历历在目。我从指导自己独立实验室的第一个博士生到现在也已经13年了,其中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中已经有11人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学里担任独立实验室的PI。他们的成长过程差别极大,性格、能力也各有不同。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可以简单地遵循另外一个优秀科学家的足迹脱颖而出。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家的成功是不可能复制的。但是,优秀科学家常常具备的共同特点应该对年轻学生有很大启发。
本文主要来自我在200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入学教育里一次2.5小时的讲座,又综合了一些随后的思考和总结。在那次讲座中,我一再强调,我的目的不是要求研究生完全按照我讲的去做,而是希望从根本上冲击、振荡一下研究生的思考角度,启发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本文很长,分四部分陆续发表出来。】
【注:施一公,男,1967年5月出生,河南驻马店人。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获2010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 序:我从获得博士学位至今已经整整16个春秋,但博士阶段的感受仍然历历在目。我从指导自己独立实验室的第一个博士生到现在也已经13年了,其中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中已经有11人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学里担任独立实验室的PI。他们的成长过程差别极大,性格、能力也各有不同。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可以简单地遵循另外一个优秀科学家的足迹脱颖而出。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家的成功是不可能复制的。但是,优秀科学家常常具备的共同特点应该对年轻学生有很大启发。
本文主要来自我在200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入学教育里一次2.5小时的讲座,又综合了一些随后的思考和总结。在那次讲座中,我一再强调,我的目的不是要求研究生完全按照我讲的去做,而是希望从根本上冲击、振荡一下研究生的思考角度,启发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本文很长,分四部分陆续发表出来。】
2011年度机动学科信息专员名单
作者:yhzheng 日期:2011-09-07
为更好地发挥信息专员的作用,现将2011年度机动信息专员的名单以及信息专员的权利和义务公布,便于大家与信息专员的联络沟通。
息专员 | 身份 | 联系电话 | E-mail地址 | 授权人 | 团队名称 |
韩东 | 博士 | 13585937912 | aureolous@gmail.com | 吕兴才 | 燃烧与环境技术中心 |
雷海洋 | 硕士 | 15216710318 | haiyang3664@sjtu.edu.cn | 陈关龙 (林忠钦) | 汽车车身制造 |
宁李谱 | 博士 | 15921566099 | ninglipu80@163.com | 孟祥慧 | 现代设计研究所 |
王月梅 | 博士 | 15821901574 | yuemay_wang@163.com | 连之伟 | 制冷及低温研究所 |
张文光 | 副教授 | 34204851(13816324897) | zhwg@sjtu.edu.cn | 罗云 | 生物医学制造与生命质量工程研究所 |
张毅 | 硕士 | 13621681346 | zhangyitop@gmail.com | 杨建国 | 制造技术与装备自动化研究所-精密加工与测试中心 |
陈一凡 | 博士 | 18917217582 | chenyifan0607@yahoo.com.cn | 吴天行 | 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 |
黄晓忠 | 博士 | 15921324090 | xzh_huang@sjtu.edu.cn | 陈军 | 塑性成形系 |
林强 | 硕士 | 18801970535 | linqiang2049@126.com | 范浩杰 | 热能所燃烧污染物控制 |
刘修良 | 硕士 | 15216764145 | liuxiuliang1004@sjtu.edu.cn | 郑平 | 工程热物理 |
刘雪 | 硕士 | 15216715862 | liuxuesx@sjtu.edu.cn | 陈军 | 塑性成形系 |
刘燕吉 | 教师 | 13816518273 | yanji.liu@sjtu.edu.cn | 孔令逊 | 密西根学院 |
陆彬 | 教师 | 13402025727 | lubin@shenmogroup.com | 崔振山 | 塑性成形所 |
沈骏 | 硕士 | 13918653411 | ffcc1107@sjtu.edu.cn | 姜秀民 | 热能工程研究所 |
田兴华 | 博士 | 13636397945 | xhtian@sjtu.edu.cn | 高峰 | 重大装备 |
王明辉 | 博士 | 15121036682 | wangminghui@sjtu.edu.cn; Wangminghui08@gmail.com | 罗云 | 生物医学制造与生命质量工程研究所 |
向华 | 教师 | 13003128291 | hua2003@sjtu.edu.cn | 赵震 | 塑性成形所 |
解焕阳 | 博士 | 13917616370 | xiehuanyang@126.com | 董湘怀 | 塑性成形所 |
张振山 | 博士 | 13585563569 | zhenshan83@sjtu.edu.cn | 孟祥慧 (谢友柏) | 现代设计研究所 |
周国伟 | 硕博连读生 | 15216717318 | zgw198799@163.com | 彭颖红 | 机电设计与知识工程研究所 |
易培云 | 博士 | 13917752419 | yipeiyun@sjtu.edu.cn | 来新民 | 车身所 |
黄顺舟 | 博士 | 13795498779 | 361148305@qq.com | 王皓 | 车身所 |
林嘉 | 硕士 | 13774240700 | hazz@sjtu.edu.cn | 金隼 | 车身所 |
信息专员工作:
● 成为所在科研团队带头人的代表,完成与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合作;
● 成为所在科研团队相关专业信息检索、信息调研、信息鉴别、信息分析、信息跟踪的直接操作者和执行者;
● 成为所在科研团队相关专业信息资源建设需求的直接提供者和评价者;
● 熟练使用EndNote文献管理工具,统筹管理团队各类科研文献;
● 具备课题查新、查收查引等基本技能,为科研团队课题项目提供直接支持;
● 为团队成员提供专业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培训指导,成为图书馆和科研团队的联络员。
委托权限:
● 扩大可借阅图书册数:20册/人;
● 扩大可借阅图书范围:仅供阅览外文图书短期借阅,1册/人,借期1周;
● 全额补贴馆际互借费用:300元/人/年;
● 小组学习室长期使用:如研究需要,可开通小组学习室为期一周的使用权限;
● 外文图书荐购:优先采购推荐外文图书若干册;
委托时限:
2011年 1 月1 日至2011年 12 月31日
爱思唯尔邀您参加“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投稿”讲座(NEW)
作者:yhzheng 日期:2011-07-25
作为世界一流的科技信息与医学出版集团,Elsevier将邀请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s的总编辑Witold Pedrycz,以“关于发布研究成果:有效出版的要领”为题,向年轻的中国作者讲授科技论文写作、投稿、出版道德等相关知识。
这次讲座对作者免费开放,不需要注册。现场提问环节还让作者有机会与主讲人面对面交流!同时爱思唯尔还准备了《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导资料》、2011年新书《制定研究事业成功计划》等免费向作者发放。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讲座详细信息:
“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投稿讲座——2011年7月26日上海”
这次讲座对作者免费开放,不需要注册。现场提问环节还让作者有机会与主讲人面对面交流!同时爱思唯尔还准备了《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导资料》、2011年新书《制定研究事业成功计划》等免费向作者发放。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讲座详细信息:
“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投稿讲座——2011年7月26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