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方、陈有西:破解司法腐败,构建更独立和公正的司法
作者:yhli 日期:2013-05-31
“建设法治中国、打造过硬队伍”,在2013年1月7日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为政法工作的奋斗目标。
何家弘:提升司法公信力可从聂树斌案做起
作者:yhli 日期:2013-05-30
4月26日,我应邀参加了在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提升司法公信力专家学者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先生在会上指出,推进公正司法,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先生参加了座谈会的全过程,并且在最后做了总结发言。
我在发言中首先谈了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三个看法。第一,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公信力是司法的生命。在封建专制社会中,司法不靠公信力也可以树立权威,因为可以靠威权甚至暴力。第二,当下中国的司法公信力很低,除了司法自身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司法依附于政府,而政府的公信力就很低。第三,在当下中国,提升司法公信力可以作为挽救政府公信力和执政党公信力的一条有效路径。
最高法:基层群众占比不得低于新增陪审员总数2/3
作者:yhli 日期:2013-05-24
江平:司法不独立,必然易受干预
作者:yhli 日期:2013-05-24
王永春:后车之鉴——司法独立与还权于民
作者:yhli 日期:2013-05-16
十八大后,政治体制改革已提上议程。司法独立已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从技术层面上对司法公正起到关键的保障作用,将推动司法的法律化、职业化进程,人们似乎认为,只要司法独立了,中国的法治就现代化了。
其实不然,清朝末期救亡图存的官员中,主张司法独立的并不比当今体制内的政要少,他们基于常识、常理,没有依托西方理论,从最平实的人类治世经验中论证其合理性,如御史黄瑞麒指出:“皆督抚以意为之,督抚而贤则一省之亊举,督抚而不贤则奸弊百出,贻误无穷”;官制大臣载泽说,“司法之权寄之行政官,徒以长行政官之威福,贾人民之怨望。积忿于官长,终且迁怨于朝廷。弱者饮恨,强者激变矣。各国革命风潮莫不源于讼狱之失平”;沈家本更是从多个方面反证司法独立的必要性。可以说,司法独立问题已进入了清末制度的具体操作阶段。可是,清末官员所言的司法独立从未上升至国家主权层面,没有还权于民,最终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