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书意宪”书展活动通知
作者:yhli 日期:2013-11-29
周永坤:警惕劳动教养借尸还魂
作者:yhli 日期:2013-11-26
林来梵:也谈孙中山的宪政思想
作者:yhli 日期:2013-11-23
王韶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团式”改造探析
作者:yhli 日期:2013-11-19
陪审制度是国家司法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众参加,并与职业法官共同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民主制度,是司法专业化与司法大众化相折衷的产物,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陪审制度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以英美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实行陪审团制度,以德、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实行参审制度。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基本属于参审制,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审判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原则,在体现司法民主、提升司法公信、强化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弥补司法资源不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及种种因素的制约,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诸多弊端,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现实考量:河南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状况
(一)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情况
一、现实考量:河南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状况
(一)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情况
【推荐】季卫东:法治中国路线图
作者:yhli 日期:2013-11-15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良好的国家都以法治为基础。因为投资者、贸易者、劳动者、消费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以及企业,无论各自的利益诉求有多么巨大的差异--只有明确地知道行为准则以及违反规则的后果,才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决定。
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规则要平等适用于任何人,政府不得偏袒某一方、也没有超越于规则之上的特权。否则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就难以协调,通过竞争产生效率的机制也就难以启动。正是同时约束所有行为主体的法治秩序,可以使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不必担心其他人任意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无需就生产和营销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纠纷解决逐一与政府官员进行谈判,因而可以全神贯注于各自的事业和绩效。由此可见,不仅限制公民侵权行为,而且还限制政府滥用权力行为的那种现代法治原则,才是财产权和契约履行的可靠保障,才构成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从而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办事效率、防止寻租行为。中国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推行法治,乃改革开放时代制度变迁的必然逻辑。
不言而喻,市场竞争机制会促进功能分化和利益集团分化,导致社会的结构和思想状况具有越来越显著的多元性。实际上,当“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这样的区别第一次出现在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大众传媒中时,抽象的“人民”概念就开始裂变,既有的整体主义国家理论和一元化制度设计就开始被重新审视,不同群体的利益如何表达、如何协调之类的问题就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
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规则要平等适用于任何人,政府不得偏袒某一方、也没有超越于规则之上的特权。否则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就难以协调,通过竞争产生效率的机制也就难以启动。正是同时约束所有行为主体的法治秩序,可以使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不必担心其他人任意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无需就生产和营销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纠纷解决逐一与政府官员进行谈判,因而可以全神贯注于各自的事业和绩效。由此可见,不仅限制公民侵权行为,而且还限制政府滥用权力行为的那种现代法治原则,才是财产权和契约履行的可靠保障,才构成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从而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办事效率、防止寻租行为。中国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推行法治,乃改革开放时代制度变迁的必然逻辑。
不言而喻,市场竞争机制会促进功能分化和利益集团分化,导致社会的结构和思想状况具有越来越显著的多元性。实际上,当“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这样的区别第一次出现在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大众传媒中时,抽象的“人民”概念就开始裂变,既有的整体主义国家理论和一元化制度设计就开始被重新审视,不同群体的利益如何表达、如何协调之类的问题就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
Tags: 法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