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诉法司法解释亮点解读
作者:yhli 日期:2012-12-25
让司法过程放大社会诚信
作者:yhli 日期:2012-12-18
让司法过程放大社会诚信
左静鸣
社会成员的诚实信用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频频遭遇食品安全问题、社会成员的信任危机、网络虚假消息传播等等社会转型期的特有社会问题后,人们呼唤诚信回归的呼声不断高涨。随着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将“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写入总则,中国社会对诚信意识的关注更是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诉讼活动的主持者、守护者,法院有责任在进行裁判的司法过程中,通过对诚信行为的褒扬支持、对欺诈不实的贬谪惩戒,积极发挥司法的甄别、引导、惩戒功能,放大宣扬诚信行为、保护诚信行为的声音和效应,在整体上提升公民自觉遵循诚信原则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公安部起草《见义勇为者权益保护条例(稿)》
作者:yhli 日期:2012-12-18
公安部起草《见义勇为者权益保护条例(稿)》
记者近日从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了解到,公安部已起草了《见义勇为者权益保护条例(稿)》,对见义勇为行为的界定、确认以及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等内容作出了规定。目前,公安部正认真修改条例草案稿,争取早日报国务院审议。
今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庄先、周晓光、薛少仙、邵峰晶、孙桂华、左延安、郑杰等240位代表提出8件议案,建议制定见义勇为法。代表们在议案中建议,尽快制定统一的见义勇为法,明确见义勇为概念内涵、主体范围、救济程序等,建立健全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
见义勇为保护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12年立法工作计划。
全国人大内司委赞同对见义勇为行为给予奖励和保护。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总结地方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执行情况,抓紧见义勇为保护条例草案稿的起草修改工作,通过立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记者陈丽平)
法学存在“中国模式”吗?
作者:yhli 日期:2012-12-17
法学存在“中国模式”吗?
时下,“模式”是中国法学界的热门词,“中国模式”更是提得震天响,甚至是不提“模式”的文章就是没有底蕴和意义的。模式的横空出世,也是伴随着一大批坚持本土化学者的造势:从早些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