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法律社会学下的中国法传统
作者:yyuan 日期:2011-06-28
法律社会学下的中国法传统
从法律的规范分析到法律的社会学分析
19世纪后半叶,西方人开始以社会学的方法来分析法律和法律的传统。在他们看来,法律不仅仅局限于主权者制定出的法律规范,只有动态地考察法律在社会中的运作,才能够发现真实的法律。奥地利的埃利希将社会生活视为法律本身,他称之为“活法”;美国的卢维林和庞德区分了“书本上的法律”与“行动中的法律”,前者是指法律的形式主义,后者是指法律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
法律的社会学运动,包含了各种子系统的诸多理论。有的学者从社会史的角度考察法律的历史,区分不同社会类型下不同的法律类型,比如韦伯和昂格尔;有的学者注重法律与社会之间的相动关系,强调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比如卢维林和庞德;有的学者主张法律的运作应该跟进社会的发展,法律是社会进化的一个工具,比如霍姆斯和卡多佐。在这些不同的法律社会学者之中,以社会史和政治史角度考察法律文化现象的著名学者,当数韦伯和昂格尔。他们研究了西欧法律现代化的历史,认定唯有少数的几个西方社会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治社会。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了东方世界,专门论述过中国法律的传统。
西方法律社会学者论中国古代法治的缺失
从韦伯和昂格尔的法律社会学,我们可以归纳出西方近代法治现象的几个构成元素。总体上讲,这些基本元素包括:其一,社会关系从古代社会人身依附的熟人关系演变成现代社会个人独立与自治的陌生人关系,从农业和封建的身份关系发展到城市的和商业的契约关系;其二,政治利益关系从古代社会单纯的支配与被支配的统治关系演变成多重政治利益关系的复合体,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利益集团有着不同的政治上的利益和要求,他们之间存在着既冲突又妥协的斗争;其三,与第二相联系,商人团体的出现,这个商人团体既不像君主那样要求赤裸裸的政治暴力,也不像贵族那样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和等级,他们更倾向于平等、自由和自治;其四,与第三相联系,新兴的中产阶级有其独立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既可以表现为进取的、勤奋的、节俭的和自我富裕的宗教伦理,也可以表现为理性与现实对立并以理想改变现实的自然法理念;其五,具有独自人格和自由研究精神的法学家,法律学说与法律的实践相互补充,法律的发展具有了内在的和有机的生命力;其六,专门法律职业者阶层的出现,法律具备了内容、机构、方法和职业的自治性。
Tags: 法律社会学
凯原法学院6项课题获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作者:yyuan 日期:2011-06-20
凯原法学院6项课题获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近日,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正式公布,我校21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立项课题首次突破20项,保持了连续增长的趋势。立项数居全国同类高校首位,居上海市高校前列。今年我校共申报课题91项,立项率23%,高于国家与上海市平均水平,21项立项课题中,一般项目11项,青年项目10项,其中凯原法学院6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
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行了适当限额申报措施,23个学科共申报21182项,经资格审查、匿名通讯评审、会议集中评审和领导小组审批等规定程序,今年立项资助课题共2883项,平均立项率为13.6%。重点项目每项资助2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资助强度均为15万元,体现了扶持青年人才的倾斜政策。
附立项名单:
学院 |
项 目 名 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法 学 院 |
网络著作权法避风港规则研究 |
万 勇 |
青年项目 |
法 学 院 |
零售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 |
李 剑 |
青年项目 |
法 学 院 |
法律原意主义解释方法论研究 |
范进学 |
一般项目 |
法 学 院 |
现代权利理论研究:以“意志理论”与“利益理论”评析为起点 |
彭诚信 |
一般项目 |
法 学 院 |
民法方法论研究 |
顾祝轩 |
一般项目 |
法 学 院 |
法治国家中的中国行政规定研究 |
朱 芒 |
一般项目 |
国教学院 |
史景迁的中国形象研究 |
谭旭虎 |
青年项目 |
国务学院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协同改革模式研究 |
张录法 |
青年项目 |
经管学院 |
基于产业组织特征的共性技术研发联盟治理机制研究 |
黄少卿 |
青年项目 |
经管学院 |
不同地区社会资本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 |
秦向东 |
一般项目 |
媒设学院 |
微博客舆情监测与主动引导机制研究 |
禹卫华 |
青年项目 |
媒设学院 |
“十二五”时期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研究 |
凌金铸 |
一般项目 |
人文学院 |
佛藏与道藏中天文历法知识的整理与研究 |
钮卫星 |
一般项目 |
人文学院 |
清代中期以来东北地区人口与社会历史资料整理研究 |
李中清 |
一般项目 |
体 育 系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市场经济通融性研究 |
李先国 |
青年项目 |
图 书 馆 |
中外分类知识组织体系互操作实证研究 |
李 芳 |
一般项目 |
外语学院 |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对当代汉语影响的研究(1980-2010) |
朱一凡 |
青年项目 |
外语学院 |
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汉语句法发展模式研究 |
常 辉 |
青年项目 |
外语学院 |
马拉默德的伦理指向研究 |
魏啸飞 |
一般项目 |
文 研 院 |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事件传播机制与效能评估研究 |
季 丹 |
青年项目 |
文 研 院 |
被报道的中国:基于国家形象理论的长程实证研究 |
葛 岩 |
一般项目 |
Tags: 国家社科
[转载]陈有西:公共事件中的中国律师角色
作者:yyuan 日期:2011-06-16
陈有西:公共事件中的中国律师角色
我笔下这篇文字变成铅字时,律师李庄正好步出重庆的监狱,重新开始呼吸自由的空气。此时此刻,当我想起2个月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李庄案第二季庭审之辩时,忍不住仍然热泪盈眶。
我们组织的那场法治战役,没有辜负广大人民的期望。感谢斯伟江、杨学林两位出庭律师,感谢全体辩护律师顾问团的专家和律师。
我现在还清晰记得,李庄案撤诉那天,4月22日清晨,我从上海办公室驾车回杭州,车过嘉兴,顾问团成员张青松律师从北京来电,他说控方撤诉了。他告诉我是大哭一场后才给我来电的。我一边驾车一边流泪,不去管不断响起的手机来电。我们是为法治中国而哭。
其实更要感谢的是,重庆的一些良知未泯的法律人。法院和检察院最后守住了中国法治的底线。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就去掉了一个合同诈骗的罪名。法院听取了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后,他们发出了中国法官应有的正义的声音。
中国律师制度恢复三十年,律师已经成了社会关注度愈来愈高的一个群体。李庄案终于峰回路转,成为对律师制度恢复最好的纪念,这也是法治中国的胜利。
[书评]基辛格和他的《论中国》
作者:yyuan 日期:2011-06-08
深陷阿富汗泥潭的我们,应当向谁寻求指引呢?嗯,当然是威灵顿公爵(Duke of Wellington)。反正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是这样认为的。别想了,这件事和印度帝国没什么关系。在我和基辛格的谈话开始十分钟后,他说道,政策制定者们应该考虑……比利时。没错,比利时。基辛格嗓音低沉,话音听起来自然很浑厚。这位博士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想看看我这个历史学教授是不是明白了。
|
西蒙·沙玛:基辛格和他的《论中国》
深陷阿富汗泥潭的我们,应当向谁寻求指引呢?嗯,当然是威灵顿公爵(Duke of Wellington)。反正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是这样认为的。别想了,这件事和印度帝国没什么关系。在我和基辛格的谈话开始十分钟后,他说道,政策制定者们应该考虑……比利时。没错,比利时。基辛格嗓音低沉,话音听起来自然很浑厚。这位博士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想看看我这个历史学教授是不是明白了。
猛然间我确实有点明白了。如果把兴都库什山被搬到泥泞的弗兰德这一离奇景象抛在脑后,你会发现:阿富汗和比利时这两个国家都称不上已经塑造成型,都是不同语言和不同信仰相互竞争的舞台,也都是居心叵测的邻国肆意欺凌的对象——斯海尔德河(Scheldt)!默兹河(Meuse)!瓦济里斯坦(Waziristan)!基辛格像一位耐心的导师一样继续解释道:“18世纪前以及整个18世纪,各路军队在弗兰德进进退退。”的确如此,这些人马引发了无穷无尽的恐怖战争。19世纪早期,在比利时独立展现出曙光时,威灵顿公爵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是国际社会一致同意保证比利时的中立地位。“这一中立地位持续了80年之久。”基辛格暗示,我们在阿富汗问题上若取得同样的成果,就太幸运了。
现已87岁高龄的基辛格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中国的巨著,书中的某些部分出奇地感人。基辛格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当然,这里的意思决不是说他已经过时、已经远逝——情况恰恰相反。在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基辛格顾问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的办公室里,他邀请我坐在他的左边,告诉我他有一只眼睛的视力已经不及正常水平了。幸运的是,几乎没有证据显示他的身体还有其它毛病。他卷曲的头发已经雪白,宽阔的面庞上也有了更多皱纹,但他善于分析的头脑仍然敏锐如刀,能够以稳健的思维步伐做出连串的判断;那是长老的思考,如果改让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来刻画尤达大师(Yoda),一定就是这个样子。虽然基辛格在现实中居住在曼哈顿和康涅狄格州,但他真正的居所却是在经典治国大师云集的帕纳塞斯山(Parnassus)——在那里,俾斯麦(Bismarck)每天向梅特涅(Metternich)脱帽致意,困倦的塔列朗(Talleyrand)戴着扑满白粉的假发,向周恩来心有灵犀地眨了眨眼。
基辛格居高临下俯视国家事务里的种种小问题,这种视角有好的一面,也有不那么好的一面。一方面,身居奥林匹斯山巅的高远视角让基辛格能看清更广阔的图景。另一方面,一生都沉浸在官方事务的繁文缛节和需小心应对的外交工作当中,这让他的讲话变得圆滑、失去了棱角。不过,他在这本关于中国的书中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和江泽民做出了坦诚全面的描述,其中不乏呈现人真实一面的描写。他在回忆起与毛泽东的交谈时深沉地笑出声来,像是在含着鹅卵石漱口。他说,年事已高的毛泽东仍不服软,夸张地宣称“老天不收我”、或是坚称希望被人“诅咒”,以证明即使到最后时刻他也仍具有让人又畏惧又愤恨的帝王之力。
Tags: 书评
- 1